特朗普总是有办法把看似寻常的外交举措变成全球焦点明利配资端,这一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亲自发声,急切地要求中国“加速稀土磁铁的出口流量”。言辞直接且带有紧迫感,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场围绕稀土的争论背后,其实远不止是为了磁铁。它关系到一条军工产业链的生死存亡,是美国为了筹码而上演的政治秀,甚至是特朗普谋求借此机会获得通往北京的“入场券”。
离2025年9月3日的纪念大阅兵仅剩两个月,那一天北京将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普京早已确认参加,而特朗普却还在犹豫是否能入场。自5月起,特朗普便频频暗示“考虑访问中国”,而中国外交部则回应称“暂无相关信息”。特朗普的外交算盘打得极为精密,他不仅想亲眼目睹这场盛大的阅兵,更希望站在普京身边,出现在中美俄这三大国的舞台中心,展现他此前未曾展现的“大国调解人”形象。
展开剩余81%然而,是否能够顺利登台,关键并不在北京,而在华盛顿的政策走向,尤其是中美之间那一根依旧错综复杂的稀土“纽带”。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贝森特选择现身,并把焦点聚焦在稀土磁铁上,他既不提军费,也不讨论通胀,单单把“流速不足”这一技术术语搬上了新闻屏幕,成为《福克斯新闻》的头条。贝森特深知,只有将压力公开,特朗普才能在中美即将展开的谈判中争取到所谓的“突破性进展”,然后以“成功化解全球稀土危机”的姿态,昂首阔步踏上北京的红地毯。
贝森特的急切背后,隐藏着美国军工体系的深切忧虑。根据五角大楼6月的内部评估,美国的战略稀土库存已不足三个月可用。对于一个宣称“全球军力最强”的国家来说,这简直相当于在战场上丢失了弹药。而在5月的日内瓦协议中,尽管中国承诺“依法审批”,但贝森特显然对“依法”两字并不满意。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实际上是在借此卡住美国制造业复苏的脖子,甚至直言这是“中美摩擦的根源”。
然而,这样的指责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谁先挑起了争端?特朗普是否真心不知?早在4月初,特朗普便签署了行政命令,要求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基础关税,随后又对中国商品追加了高达125%的惩罚性关税。面对美国的挑衅,中方的反制显得再自然不过,稀土作为谈判筹码摆上桌面,何尝不是对美国的“公平回应”?如今,贝森特却将矛头指向中国,似乎忘记了美国才是第一个将稀土资源转化为政治工具的那方。
如果军工领域的稀土危机仅局限于政策圈内部,那么汽车行业的集体发声无疑将这场危机推向了社会层面。通用、福特、丰田等多家美国知名车企纷纷联合致信白宫,警告如果稀土短缺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的工厂可能在几周内停产。这不只意味着生产线停摆,更意味着供应链的崩溃、就业岗位的大规模流失,甚至可能让特朗普一直以来大肆宣传的“制造业回流”梦想瞬间破灭。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的通胀率已经飙升至5.6%。对于特朗普而言,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此时,他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可以向选民交代的“胜利”。如果能够解决稀土问题,不仅能缓解美国产业压力,还可能成为他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的一场外交“胜利”。因此,贝森特这次的“催货”行为,远不止是财政部长的职责,更像是特朗普竞选团队的精心策划。
对于即将参加大阅兵的美国总统来说,手中握着一张来自中国的稀土承诺,无疑是最为理想的剧本,而特朗普也显然对此感到满意。中国方面当然清楚稀土的重要性,因此一直强调所有措施“合法合规”,旨在维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在日内瓦协议中,美方希望将稀土纳入“军民两用”物资的范畴,而中国则坚持稀土“仅限民用”。这种分歧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特朗普若想顺利访华,站在天安门广场上观看那场备受瞩目的阅兵式,就必须在稀土问题上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中国不会轻易交出这个筹码,不仅因为稀土本身是战略性资源,更因为特朗普政府在其他领域的“翻脸无情”。从光刻机禁运到芯片补贴,从投资限制到实体清单,美国频繁修改规则,信任早已不复存在。如果这一次中国轻易妥协,未来的谈判只会更加艰难。
特朗普究竟愿意为这场外交秀做出多少让步?他是否会在稀土的用途问题上作出妥协?他是否愿意承诺不将中国出口的稀土用于军事用途?这些问题将成为他能否如愿出席北京大阅兵的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强硬派,尤其是国务卿鲁比奥等人,正密切关注特朗普的每一个外交动作,他们随时准备抓住任何一个“对华软弱”的把柄,而民主党更是在等待“特朗普为了阅兵向中国低头”的政治话柄。
但特朗普并非没有赌性。他清楚,若能在9月之前解决稀土问题,哪怕只是“恢复4月前的出口水平”,他就能大肆宣布“美国胜利”。而至于这个过程中的妥协,对特朗普而言,也许不过是几份协议上的文字游戏。稀土,早已不再只是资源,它成为了特朗普能否走进北京、能否站在国际舞台中央的关键筹码。接下来的两个月,注定将成为中美关系的一道分水岭。
发布于:天津市杠杆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