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萌萌 陈琳辉)9月21日盘配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宠物频道上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辽宁鞍山、安徽宿州、北京大兴三地政府代表围绕宠物产业发展路径分享实践经验,展现地方特色优势与创新规划,为全国宠物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2025年将达3500亿元,2028年有望达到1.15万亿元。
辽宁鞍山:“钢城”底色孕育萌宠经济,打造全国活体产业标杆
“鞍山是因钢而兴的城市,却深耕宠物产业数十年,成为全国宠物活体繁育与交易核心基地。”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杜伶盘配资介绍,依托“天时地利人和”优势,鞍山年交易宠物超200万只,交易额达百亿元规模,是全国活体宠物源头。
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杜伶。曹子豪摄
从资源禀赋看,鞍山气候适宜宠物生长——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夏季平均气温23-25℃,鞍山冬季平均气温常年约为-6.9℃,空气湿润不潮湿,利于宠物皮毛健康;传承雷锋精神、孟泰劳模精神,从业者肯干实干,攻克宠物繁育“脏累难”痛点。产业布局上,家和、八家子两大交易市场年交易量破百万,带动覆盖全国150个城市的企业端产业闭环,今年加速推进10余家宠物综合体、小镇,拓展消费端,电商平台入驻商家260余家,交易额占比超80%。
政策层面,鞍山成立以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为组长的宠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频调研推动,初步形成“一带、一基地、三园区”规划格局:城区依托宠物繁育优势聚焦活体销售,海城依托服装箱包等制造基础发展宠物用品、台安凭借农业优势发力宠物食品。未来鞍山将在推动宠物产业健康发展、宠物本体健康成长上用力,持续做强繁育端,推动产业标准化,打造“萌宠之都”,为全国宠物健康发展贡献源头力量。
安徽宿州:农业资源和马戏文化赋能,构建全产业链宠物经济生态
“宿州发展宠物产业,有农业资源、文化特色、区位优势三大‘王牌’。”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博夫介绍,作为“江淮粮仓”,宿州粮食产量超100亿斤(安徽第二)盘配资,肉蛋奶产量居安徽首位,为宠物食品加工提供充足原料;依托“中国马戏之乡”传统,从业者将驯兽技艺转型为宠物培训,形成“小狗算数、集体跳绳”等特色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宠物“情绪价值”的需求。
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博夫。曹子豪摄
区位与产业基础上,宿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陇海铁路、京沪高铁等穿境而过,孕育了华东地区最大、辐射全国的宠物活体交易市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昆明等地。目前全市已集聚宠物食品企业110家、用品企业32家,产业初具规模。
为推动产业升级,宿州高位推动组建26个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编制《宠物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 年)》,在经开区打造集食品加工、用品制造、交易展示于一体的产业园区。下一步,宿州将聚焦创新驱动,联合科研院所攻关宠物食品配方、智能用品研发;强化标准引领,建立从繁育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培育地方品牌,推进宠物友好城市建设,挖掘“马戏文化+宠物经济”融合潜力。
北京大兴:瞄准高精尖领域,打造北京宠物经济创新高地
“大兴发展宠物经济,有区位、科研、产业三大先天优势。”北京市大兴区委农工委书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燕表示,大兴作为北京面积最大的平原新城,依托大兴国际机场、7条铁路、8条高速织就的立体交通网,成为对外开放前沿;国家级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集聚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权威机构,是全国动物医药研发、评审、检测核心区,为宠物医药器械研发提供硬核支撑。
北京市大兴区委农工委书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燕。曹子豪摄
产业布局上,大兴将宠物经济纳入全区“6+5+3”主导产业体系,在庞各庄镇建成11万平方米宠物产业园,规划15栋独栋载体,适配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
未来,大兴将聚焦五大赛道实现错位竞争:一是宠物医药与器械,依托现有10余家兽药企业,推动创新药、疫苗研发;二是高端诊疗,联动中日产业园引入日韩先进技术,组建宠物医院联盟,服务辖区超10万只宠物;三是功能性处方食品,突破政策限制打通产业通路;四是消费与会展,依托国际消费枢纽、北京野生动物园度假区,打造宠物友好示范区;五是电商基地,拟建设宠物电商总部,探索航空货运绿色通道,助力产品出海。
杠杆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